近日,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組織舉辦第十一屆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宣傳周期間,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接受新聞媒體采訪。
問題一
請問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今年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問題二
這次宣傳周活動總體考慮是什么,具體安排上有哪些特點?
問題三
本次宣傳周發布了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請問調查中企業反映如何,是否真正享受了政策紅利?企業有哪些訴求?
近期,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制造業企業負擔情況進行了調查評估。調查顯示,隨著國家出臺的多項惠企政策以及減負舉措逐步落實,企業生產經營得到改善,市場活力加快恢復,認為相關舉措為應對疫情反復等超預期因素沖擊、助力企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企業對惠企減負政策歡迎度高。調查顯示,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惠企減負政策落實效果較好,減稅降費成效顯著,企業對涉企行政事項清單制度、涉企收費減免、稅收緩減免退方面的各項政策措施滿意度超九成。
二是涉企收費治理效果明顯。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企業表示治理“亂收費、亂攤派”等相關問題成效比較明顯。98%的企業反映沒有遇到過涉企違規收費或相關問題有所減輕。
三是營商環境優化取得積極成效。94%的企業反映知曉各項惠企相關政策。其中,稅收緩繳減免政策落實效果最好,近五成企業認為相關政策得到完全落實。超過90%的企業對工商注冊登記信息變更和開辦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便利度等感到滿意。
問題四
今年以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各地也采取了不少配套措施,請問其中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助企紓困的決策部署,各地區結合實際,持續破解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面臨的難題,涌現出一批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比如服務企業方面,浙江省在全國首創企業減負降本數字化改革“一指減負”場景應用。企業在手機上點一點即可與減負工作互動,所有減負政策實現了“一指查詢”“一指評估”和“一指辦理”。福建省出臺《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細則》,健全完善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機制,明確目錄清單、問題處理、調研評估、宣傳交流等制度,進一步規范助企減負方式。安徽省基于“皖事通辦”平臺,建設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創出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品牌,并對省級涉企收費清單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項目。比如優化環境方面,湖南省狠抓監督落實,將“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審計內容,重點審計服務事項入駐政務服務大廳、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下放、逾期行政審批項目等情況。江蘇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涉企開辦事項全鏈條“一網通辦”,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比如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廣東省率先出臺《工業企業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從壓實企業、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等四方責任提出指導意見,織密織牢企業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為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提供指導。四川省探索“防疫泡泡”閉環管理模式,企業即是最小的防疫單元,生產生活物資都在一個個“泡泡”中循環流動,支持企業在靜態管理下非必要不停產。江西省通過“建鏈、暢鏈、保鏈、強鏈、護鏈”“五鏈合一”,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比如清理拖欠方面,山東省在嚴格貫徹執行國家《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基礎上,先后頒布《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兩部地方性法規,均對防止拖欠作出明確規定,進一步強化對企業合法權益的法治保障;黑龍江省通過“誠信中國”網站公布典型失信案件;福建省制定推動金融機構面向工程領域項目資金全鏈條監管辦法。
聯席會議辦公室將梳理總結這些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多種方式,把這些典型做法推廣到全國,樹立標桿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